清流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自古耕耘识天气,由来福运自心田深度好 [复制链接]

1#
古云:时来天地同造化,运去英雄不自由!有耕耘,才有收获,这是自然常理。然而不是所有的耕耘,都有同样的收获,有的甚至年年劳作,收效甚微者有之,颗粒无收者亦有之,年年赔本者也大量存在。为何?不识天气之故也!就算今天有了卫星天气预报,也只对出行和即时劳作有帮助,若用在相对长远的农耕,同样是不起作用的,农耕文明时代的天气观,远比现代文明要复杂得多,既要熟悉运行周天的历法,还要遵循每十五天一变的二十四节气,甚至还要精通六十花甲子的时空能量磁场转换,更要琢磨老一辈口口相传的民歌谚语,飞禽走兽虫鸣的自然现象出现,都与天气有关,那时的天气观是立体的,因为老百姓一年到头的收成,全看天气,风调雨顺是众望众愿,谁能旱时求雨?就是名符其实的陆地神仙!因此古时道家历来有雷法符录传世,足见天气对农耕文明的重要性……今时又大有不同,农耕不但要识天气,还要预测市场,天气决定收成的产量,市场决定收成的效益,赔本风险日益倍增,中间环节索拿卡要,资本市场又囤积居奇,利益上浮,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沙,泥沙日日一片浑浊,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底层普通百姓拼命劳作也入不敷出,于是弃农从商者众,商亦货农,耕耘自心田,平时福运若是蓄积不够,同样入不敷出,那么做的就是赔本生意……事实上,任何领域,与农耕文明都是同一道理!另外收成除了跟天气与市场有关,还与飞禽走兽盗贼有关,麻雀、蝗虫、野猪、飞蛾、卷叶虫都会造成大面积损伤,甚至还有其他不知名的病菌与毒素,农药、化肥、看守等成本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养家糊口真不容易,处处都是风险!市场就是天机,天条就是有投入才有收获,投入不及的可以向银行举债或民间借贷,于是又诞生了金融,以钱生钱的游戏规则,既能活跃市场,又能一本万利,机制越健全越完善,金融风险就越小,于是弃商从融者又众,处处都是投资公司与小额贷款,物价又层层加码上去,底层生活成本又噌噌噌的往上涨,成了被日夜耕耘的土地,实业振兴日益艰难……凡事顺其自然,切莫强求,强求好比暴饮暴食,肠胃吸收消化不了,人人都是如此生理机能,既贪婪不得,又劳损不能,这叫心田,亦称福田!佛道二家不问世间事,缘由只在心上耕,因为只有心身平和了,性命才自得清净,精气神经过一番积蓄,日渐饱满升腾,由下单田聚气,中丹田合神,上丹田还虚,得天地入三才之造化,从下丹田筑基开始,慢慢就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一切境由心生,心能转物,心能转境,此是精神能量的富有,胜过世间一切财富和收成,德高望重者,自香火兴盛,兴盛后若用在教育,又似清流利益众生,弱水三千,一瓢足以解渴,若是所求所需不多,自无风险烦忧袭扰,反得自在天真……各行各业,道理俱同,目标越大,任务越艰,压力越大;但行业有别,观念就自然不同,生理机能也各异,修心养性之法,自然也就各不相同,又没有一种同样的价值观,适合任何一个领域,就连吃喝拉撒,都各不相同,比如体力活者不宜吃素(吃素谷精不积体力不支),脑力活者不宜啖荤(啖荤思淫欲嗜睡图享受),体内心田,亦得识自然气候而别,高矮胖瘦,东西南北,口味性情各不相同,日照有别,唯有天气与心田,理通于一。天气没法改变,能大致预知,就对农耕有利;心田可以积福,妥善经营,细心劳作,时时内照看守,秋来自有收成,土壤不一,所得各异,种瓜者得瓜,种果者得果,多些认同,少些攀比,福运就自会转化成修养,日日晴空……心似花开日日晴,清香缕缕沁行人;闻来莫忘耕耘际,方知气候自天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