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三明2月25日讯(郑丽萍吴学生)2月25日,在福建省三明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将10吨生猪饲料紧张有序装车运往南平。一线生产人员基本到岗,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同时,进出厂区的人员都要进入密闭式玻璃房内进行90秒的体表消毒,出入的每辆车都要经过近3个小时的清洗和消毒。
饲料作为畜牧业投入品,是保障畜牧生产稳产保供的关键一环。上述,这只是三明市有序稳步推进农业生产复工复产的一个缩影。“截至今天(25日),三明市家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复工复产家。剩余2家因工人还没到位,正在协调,预计近日可复工。”三明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杨远平告诉记者。
在三明的农业产业结构中,粮食生产和烤烟生产是主导产业。烤烟产业,已经成为了三明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粮食产业则是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产业。
“去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种粮补贴有领到吗?复耕中有什么困难?”2月9日,三明市清流县温郊镇的复工复产督导人员来到梧地村树兴农场,了解疫情防控期间春耕物资和补贴拨付情况。“现在种有多亩优质稻,补贴年前就收到了,马上要春耕了,可就是翻耕人员比较难招,物资比较难进呀。”该农场负责人马树兴说出了担忧。原来有一辆载有化肥的货车,因为不符合疫情防控物资装运工作要求卡在乡镇检查点外,不能及时供货备耕。督导组了解情况后,紧急协调,提出分装转运的方案。很快,这批化肥送到乡镇各农资经营店储备销售。从三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的信息,截止目前,三明全市已落实早稻面积8.55万亩,超计划任务亩,春耕备耕各项物资供应工作都有保障。
2月25日,福建三明清流县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为长校镇河排村农业生态葡萄园采摘基地用电设备更换老化线路。(危翠莲、王佑平)
“疫情期间,又是雨雪天气,你们还主动上门服务,真是太贴心了!”2月16日,福建三明市大范围出现霜冻雨雪天气,出现“断崖式”的降温降雨降雪,宁化县城郊乡横锁村的烟草种植大户黄秋严的烟苗培育大棚边,两个戴着口罩、护目镜,身穿“红马甲”的电力工人正在忙碌,免费抢修他家的喷滴灌电机老化用电线路。“现在正是浇水施肥的要紧时候,及时修好电机,对我的烟苗太重要了。”黄秋严满是感激。据国网三明供电公司副总工兼营销部徐全明主任介绍,2月初,他们就结合疫情防控,针对烤烟生产的用电配套设施,未雨绸缪的推出了“红马甲”用电大体检活动,对全市的座电烤房和户的烟草种植用户的供电用电设备进行拉网式用电检查。
同时,在长期的自然条件、历史人文、耕作模式等影响下,三明山区形成了如建宁莲子、建宁黄花梨,永安笋竹、清流赖坊花生、清流豆腐皮、明溪淮山、明溪肉脯干等具有区位优势、一定市场优势的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其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两不误”,也是社会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