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军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我们小区在县城北部地势最高地段,往年一到干旱季节,就会出现缺水情况,停水最长足足有一周,居民们很发愁。”今年50岁的龙军是青龙满族自治县锦绣家园小区物业管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最近几年,缺水成了困扰小区居民的大难题,也成了压在他和同事们心里的一块顽固的“石头”。
龙军介绍,频繁停水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麻烦。去年,居民们一起找到自来水服务中心求助。自来水服务中心帮助小区临时接了一个水源,但仍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大家的心依然悬着,总担心没准啥时候水又突然停了。
现在,居民们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今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下了大力,紧锣密鼓地把水厂建好了。小区刚刚通了新水厂的水,非常充足,听说可以保障供应现在两倍的县城人口,居民这下子再不用担心了。”龙军高兴地告诉笔者,这几天,居民们一见面,聊的都是感谢的话,大家说:“水足了,供暖也改善了,政府真是给咱老百姓办实事。”
顺着锦绣家园的供水管道,逆流而上,在山那边的幽静山谷间,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建筑,令人眼前一亮。
这就是青龙刚刚建成投入使用的一座净水厂,日处理能力2万吨,远期日处理能力5万吨,让水胡同水库的汩汩清水,历经近10公里山路,流入县城百姓家中。
10公里,对于平原也许不是大数字,但对于山区青龙来说,要开隧洞,要过村庄…………施工过程异常艰辛,以水胡同水库为水源地的县城饮水工程启动,至今已是第三年。
城市供水工程是生命线工程,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更有利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今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下定决心,集中力量攻坚,用新的青龙精神、青龙速度,确保工程在封冻前完成,把为民办实事办到实处、紧要处,
攻坚先要破难。6.24公里输水管线一路需穿越22座桥,有的单座桥权属涉及10多户,工作情况复杂。这22座桥加上征山占地,曾让工程进度在半年内一度放缓。
“良好的施工环境是项目得以快速推进的重要保证,只有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施工中处处维护群众利益,才能让民生项目真正赢得民心。”县委书记李耀滨现场调度时的话,为打破瓶颈点亮了一盏灯。
项目单位青龙满族自治县腾飞投资有限公司、镇村干部以及当地有威望的乡贤多管齐下,利用中午晚上逐家逐户跑,找不到人就追到田间地头做工作。用“真心”换“民心”,大家跑坏了鞋帮子、磨破了嘴皮子,终于感动了百姓,用双脚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22座曾经的“拦路”桥,变成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近10公里管线穿山越岭,工期紧,难度大。每天6时到22时,施工紧锣密鼓、风雪兼程。即便到了夜里,工停人不停,继续研究第二天的工作。11月7日,立冬,青龙突降暴雪,气温骤降到-6℃,积雪深度达15厘米,可施工仍然不停,大家干劲十足。
“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一定要在上冻前确保居民用上水,”施工过程中,李耀滨和县长张义金等领导多次到现场调度,现场解决难题,并要求自来水服务中心提前介入,做好水厂各项调试工作。
11月10日22时48分,输水管线全线贯通。
寒风中,正在水源地后续工程淤沙厂指挥的项目单位负责人赵亚华感慨:“确实激动啊!虽然大家都吃了不少苦,但是能参与到这样一个重大的民生工程建设,见证工程的每一次蜕变,很有成就感。”(河北日报记者孙也达通讯员崔岭、张宝)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