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三毛的流浪人生 [复制链接]

1#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三毛的流浪人生

台湾作家三毛为台湾电影《欢颜》年创作的主题曲《橄榄树》,在八十年代被港台华人广为传唱,但是在七十年代台湾当局认为歌词中的: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这远方指的是中国大陆。所以在台湾曾经被禁唱了十几年,但禁唱不仅未能阻止歌曲的传播,相反更增加了歌曲的神秘感和传播力。

一,追寻梦中橄榄树,三毛迈开流浪的脚步

三毛是个执着的女人,总是勇敢地面对人生,三毛少年经历了失学,性格自闭和叛逆,大三又弃学,她有着太多的精神迷惑,为了追寻她梦中的橄榄树,始终不懈地在寻找的路上,一个年轻的姑娘常常背着简单的行囊,只随身携带着心爱的吉它,执着的追寻她年轻的梦。追寻的路途有太多的美丽风光,飞翔的小鸟;清流的小溪;宽阔的草原;这一切近在眼前的美景,似乎离自己的梦幻还很遥远。于是,她一次次迈开了坚实的脚步去追寻梦中的橄榄树,渴望远方有期待着的可以摆脱现实世界的无奈、困窘的橄榄树,渴望远方有能收获美丽、健康、乃至意外的幸福橄榄树。远行的理由对三毛来说其实很简单,可能是为了看到天空飞翔的小鸟,可能是为了寻觅山间清流的小溪,还可能是为了放歌宽阔的草原。有的是为了未曾经历的去经历,有的是为了故地重游,还有的是为了心中的橄榄树,她迈开了流浪的脚步,踏遍千山万水,自信的走向天涯海角。

二、追寻梦中橄榄树,三毛流浪不需要给出理由

很多人做事情都讲究个理由,对三毛而言,流浪不需要向别人解释理由,也不需要给自己理由,就是为了梦中的橄榄树就是理由。“为什么流浪”是她的发自内心的问自己,也是她发自内心的最真实的回答自己,为了什么,似乎也不为了什么,就是身随心走,只是为了流浪远方。三毛的文字,细腻而简洁;三毛的情感,敏感而独特,对她而言,“流浪远方”是自己的一个宿命,歌声中能品味“断肠人在天涯”的苦涩,能渗透“良辰好景虚设”的游子愁绪,“为什么流浪”?谁又能说的清楚?谁又能道个明白?“还有,还有,还有梦中的橄榄树……”,“我的故乡在远方”更是流浪的内心深处更对流浪做出的深层理由解说。我的故乡在远方理解为“祖国大陆”是一种解释,因为三毛的故乡就在大陆长江岸边,解读为精神上的心灵境界为故乡,也符合三毛的不同常人的个性特征。“不要问我从哪里来”这句歌词是何等的浪漫,是何等的洒脱,是何等的优雅和惆怅,当年三毛和爱人荷西有段对话很是有特色,大概意思就是荷西曾经问三毛是坐在自行车上笑还是坐在宝马车里哭?三毛对荷西的回答:“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我也嫁”。一个看不顺眼的千万,另一个看顺眼的亿万,三毛又是何等的个性和直率,又是何等的真实与可爱。

三、追寻梦中的橄榄树,多角度感悟三毛的流浪

人们总说,人的欲望总是无尽头的贪婪。萧伯纳曾说过,人生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你所想得到的,另一种是得到了你所想得到的。也许因为这些原因,才有了三毛反复的吟唱“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我们细细品味,慢慢感悟:为了、为了,流浪、流浪,还有、还有,橄榄树、橄榄树,三毛人生流浪根底就是:总是不能心灵深处的满足,精神上总在追求,肉体上总在流浪,所以三毛总能看到远方不同的风景,所以总想寻找远方的梦中的橄榄树。小编还认为,对三毛来说,人生就是流浪,心灵就是放逐,放逐的目标是“梦中的橄榄树”,“梦中的橄榄树”到底象征着什么?又寄寓着什么?应该是她心灵中遥远而美好的一种希望和愿望,也可能是生命中难言的期望与悲凉,抽象的分析应该是一种意念,也可能是一份展望!三毛她喜欢橄榄树,因为她丈夫荷西的家乡盛产橄榄树,也许因为橄榄树象征美好,纵观整首《橄榄树》这首歌曲,我们不难看出,三毛想借橄榄树表达对自己流浪生活的回顾,还有流浪旅途中涌现的情感追求和生存梦想。她的身体在流浪,心灵却始终在寻求栖息的梦中橄榄树。

三毛的流浪因素很复杂,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也许在三毛心中,这个梦中的橄榄树象征意义很广泛,也许还有为了更多更多,因为三毛的情感太丰富,内心世界太博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