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福建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围绕监督这一基本职责、第一职责,积极探索创新监督的有效方式,推动监督更加聚焦、更加精准、更加有力。
做实政治监督,推动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各检查组要提高政治站位,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开展检查,确保问题清单找准、问责建议精准。”日前,福建省纪委监委根据省委要求,召开动员培训会,对年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工作进行具体部署。此次检查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落实“两个维护”、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等九个方面,深入开展检查,传导责任压力,突出对党委(党组)班子成员、党员领导干部的问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深落细落实。
“坚持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确保令行禁止。”年初召开的省纪委十届四次全会对强化政治监督作出部署,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监督重点,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一步改进作风、担当作为,把“两个维护”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大敌。福建省纪委监委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去年全省开展综合整治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聚焦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治理“文山会海”、检查调研等五方面15种表现,靶向出击,集中整治。
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后,福建省委以上率下,在传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会上宣布“当天的会议直接开到县,各设区市不再开会了”,3天后又提出“从严把好会议和文件的数量关、规模关、规格关、质量关,确保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减少30%以上。”
做细日常监督,一体推进提质增效
“对存在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改进措施。”近日,在福建省莆田市生态环境局会议室,市纪委监委对局党组提出整改要求。原来,莆田市生态环境局作为牵头单位,工作主要依靠通知部署和会议推进,督查频率少,导致落实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该局主要负责人表示,这不仅让我们“红脸出汗”,也让与会科室负责人感受到压力。这是福建省纪检监察机关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抓日常监督,重在落实抓早抓小”要求的一个生动例子。
福建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忠诚履行监督职责,立足早、抓住小,一方面综合分析信访、专项监督、审查调查、巡视巡察、审计等方面的廉政信息,统一规范并动态更新重要领导干部廉政档案、“活页册”,全面掌握“树木”“森林”状况,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另一方面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注重做好谈话函询工作,对存在苗头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及时“拍膀子”“扯袖子”,对轻微的问题线索及时、精准、有效处置。
“感谢组织对我的教育提醒,今后一定会认真履职,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近日,福建省清流县龙津镇下窠村党支部书记阳某在接受提醒谈话时做出承诺。阳某因未及时落实村务公开制度,引发部分村民的误解和信访问题,清流县纪委监委在函询核实相关问题后,对其作出提醒谈话的决定,还要求相关责任单位主要领导签字背书,并督促限期整改。
今年1至2月,福建省共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占处理总人次的88.8%,第二种形态占6.9%,体现了用纪律管住大多数的要求。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处置,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在全省各级各部门已成为常态”。
做深精准监督,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制定方案、组建交叉巡察组……近日,三明市启动首轮生态环保领域专项交叉巡察工作,聚焦县乡党委、政府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和县乡纪委履行监督责任、各相关部门履行职责等3个方面9项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巡察。
今年以来,福建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积极探索创新监督手段,持续精准发力,对动群众“奶酪”者坚决说“不”。
针对群众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