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疗好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武侠小说所描述的基本上都是古代的事情,金庸的武侠小说也不例外。所以阅读金庸的小说时,必然地会接触到许多古代的词汇,古代的时间表达方式,古代的说话方式等等,一系列和语言相关的文字。它们都在小说的字里行间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诸多细节,是中国古代文化在金庸小说中最生动、最具体的表现。
金庸曾在《射雕英雄传》的后记中说“我所设法避免的,只是一般太现代化的词语,如‘思考’、‘动机’、‘问题’、‘影响’、‘目的’、‘广泛’等等。‘所以’用‘因此’或‘是以’代替,‘普通’用‘寻常’代替,‘现在’用‘现今’、‘现下’、‘目下’、‘眼前’、‘此刻’、‘方今’代替等等。”虽然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语言是一种介于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的语言,但是金庸对于词汇的选择上还是非常慎重的。这就使得金庸的小说在很多语言、对话上具有了一定的古代文化气息,也烘托出了故事发生的古代背景。如《神雕侠侣》第十四回礼教大防中,有一段文字:
过午后在路边一家小店中打尖,吃完面条,出来之时匆匆未携银两,觑那边主人不妨,跃上马背,急奔而逃,只听店主人远远在后叫骂,却哪里奈何得了他?不禁暗自好笑。行到申牌时分,只见前面黑压压一片大树林,林中隐隐传出呼叱喝骂之声。
在这段文字中有一个词“打尖”和一句“行到申牌时分……”“打尖”显然是古人所使用的词汇,现代人是不会这样讲话的。“打尖”就是指旅途中找一个地方歇歇脚,吃点东西的意思。而“行到申牌时分”则是古人表示时间的说法。如果读者对于中国古代文化不甚了解,就不会知道“申牌时分”是什么时候。古代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也是二十四个小时。和现代不同的是,古人的起始时间是从当晚的十一点开始的,比如从今天晚上的十一点开始,就算是明天的时间了。然后按照十二地支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个地支对应两个小时。比如,今天的子时是从昨天的二十三点到今天凌晨的一点,丑时就是从今天的一点到三点……这样以此类推。所以“申牌时分”就是十五点到十七点,即下午的三点到五点这个时间段。
由此看来,要读懂金庸的武侠小说,就必须了解一些古代汉语中的词汇,这就在客观上弘扬了中国古代汉语。可是仅仅有对古汉语的一些知识是不够的,要想通畅的阅读金庸的小说,还需要学习一些古代文学方面的知识,不然就只能粗枝大叶地阅读,读完了之后不知所云。如中国古人特殊的时间表达法就是古代文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知识。
古人对于时间的表述,和现代人非常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对于年份的表述。这就不能不提到中国古人所独创的一种纪年方法,即天干地支纪年法。所谓的天干地支纪年法就是每一年可以用两个字表示,第一个字是从天干中选择的,第二个字是从地支中选择的。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比如第一个是甲子,那么第二个就是乙丑,第三个就是丙寅,第四个就是丁卯……以此类推,从一个甲子到下一个甲子是六十年,也就是说六十年一轮回,六十年一个周期。
金庸的小说是怎么来融入天干地支纪年法这一有趣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呢?
我们来看看《鹿鼎记》的第一回“纵横钩党清流祸,峭茜风期月旦评”。在这一回中,讲到了浙江湖州的庄家庄允诚和庄廷鑨父子主持编纂、刊印了一本史书《明书辑略》,这本书是在清朝建立之后刊行的,但是书中的纪年没有按照清朝皇帝年号而是依旧按照明朝皇帝的年号,这就招来了无耻小人吴之荣的告发,进而掀起了清朝历史上有名的一桩文字狱——明史案。
在金庸的小说里是这样写的:吴之荣翻阅《明书辑略》,读到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太祖努尔哈赤即位,国号金,建元“天命”,突然间心中一凛:“我太祖于丙辰建元,从这一年起,就不该再用明朝万历年号,该当用大金天命元年才是。”一路翻阅下去,只见丁卯年后金太宗即位,书中仍书“明天启七年”,不作“大金天聪元年”。丙子年后金改国号为清,改元崇德,这部书中仍作“崇祯九年”,不书“大清崇德元年”;甲申年书作“崇祯十七年”,不书“大清顺治元年”。又看清兵入关之后,书中于乙酉年书作“隆武元年”、丁亥年书作“永历元年”,那隆武、永历,乃明朝唐王、桂王的年号,作书之人明明白白仍奉明朝正朔,不将清朝放在眼里。
上面两段文字中的“丙辰建元”、“丁卯年后金太宗即位”、“丙子年后改国号第一章从细节上体现中国古代文化为清”、“甲申年书作‘崇祯十七年’”都是使用天干地支纪年法的实例。根据天干地支纪年法我们可以推算出“丙辰”年就是公元年;“丁卯年后金太宗即位”中的“丁卯”年是公元年;“丙子年后改国号为清”,“丙子年”就是公元年;文中的“甲申年”为公元年。天干地支纪年法在当时看来是一种非常科学,非常先进的纪年方法,我们可以根据从天干地支中选取的两个字来推算出这一年是公历的哪一年,当然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天干地支纪年法的周期是60年,如果超出一个一个周期,推算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反过来,经过简单地计算,我们可以把公历的纪年,还原为中国古代的天干地支纪年法的纪年。如,我们想把公元年换算为天干地支纪年法的纪年。
第一步,用减去3得到一个差
第二步,用除以10得到一个余数1,那么年所对应的天干就是第一个“甲”
第三步,用除以12得到一个余数9,那么年所对应的地支就是第九个“申”。
第四步,把天干的一个字“甲”和地支的一个字“申”合起来,得到的“甲申”就是年所对应的天干地支纪年。
总而言之,如果要计算一个公元后的年份所对应的天干地支纪年,首先要拿这个年份减去3,再用减3之后得到的差去除以10,得到的余数是几,这一年所对应的天干就是第几个。如果除尽了,对应的天干就是第10个。同样再用减3之后得到的差除以12,得到的余数是几,这一年所对应的地支就是第几个。如果除尽了,这一年所对应的地支就是第12个。
通过阅读金庸的小说,我们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先人,曾经创造了领先世界的天文历法,天干地支纪年法作为历法中的一项,也具有鲜明的中国色彩。天干地支纪年法在金庸的多部小说中都有涉及,这里不一一列举。举出《鹿鼎记》中的这个例子,是要说明古代文化的许多细微的方面在金庸的小说里都有涉及,但是金庸的小说又不是一部文化教科书。金庸是是以小说这种能为普罗大众接受的方式传递古代文化的。阅读金庸的小说,不仅可以让后代的读者了解到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还可以从许多侧面来观察中国古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