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7月8日晚,“共同生活”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典礼在象山校区举行,余名中国美术学院届毕业生在九大会场共同参与毕业典礼。院长许江激情演讲,告别20年院长生涯。
许江说:“老师同学们,今年是我最后一次站在这个位置上,着这一身仪装,给大家作毕业典礼的致辞。我在院长的岗位上已经第二十个年头。生活将无尽,时序有轮转。直如今日大家毕业,虽然离开了学校,但这段共同的生活没有变,我们作为精神共同体的感情和心态没有变,我们拥有的共同愿望没有变。我们坚信美院的精神风云无尽,美院的谱系山高水长。”
以下为许江院长致辞全文
/p>
首先,我代表学院祝贺届的本、硕、博毕业同学们,祝贺今天的获奖者们。由于防疫的需要,我们未能坐在同一个大厅里,线上的在场成了疫情中共同生活的重要特征。我们虽然分坐八个现场,却存同心,怀同愿,满怀信念地观自己的毕业典礼,展望我们的共同未来。
今年是庚子年。庚子年总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年头。上上个庚子年,中国备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辱和霸凌;上个庚子年,新生共和国负重而前行;这个庚子年,全球人类共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疫情铸炼了中国,疫情改变着世界,疫情对每一个政体、每一个族群、每一个体制乃至每一个人都是一场考验,一场时代的、共同的考验。
刚刚结束的毕业季,正是我们面对这样一场考验的共同答卷。因为疫情,全国艺术院校、美术院校都没能成功返校复课,毕业展多在线上辅导和完成。国美的毕业季可能是全国乃至全球的现场实地展出的、不好说唯一、却也是极少的一家。在6月27日预展观看的晚上,我心难以平复,慨然写道:
暑雨逢日暮,穿行两山中。
青春好风色,创意将无穷。
白墙跬白帆,长廊接长龙。
现场毕业季,全球独高峰。
唯其现场,就有着现场的热烈的身体感受;唯其实物,就有着实物的质感和温度;唯其原件,就有着原件的不同替代的气息和活力。这样的现场的相聚,这样的实物的观照,本身就是“共同生活”主题的最好诠释,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共同的噎心守望。公社是共同生活的家园,象山艺术公社的蜂巢结构、似水村舍成了展示共同生活理想的难得的清流平台。到6日晚为止,各种平台累计毕业展的点击量达1.99亿。线下观展在预约限定的要求下,也达6万9千人。这不能不说是后疫情时期线上线下共同生活的奇观。
一个半月前,美院用居家隔离中的创作与教学,举办了“众志赞歌”的展览。那也是庚子初夏难能可贵的现场大展。那个展,我们约请许多抗疫的医疗英雄来观展。当时我专门打听浙江的那位驰援武汉“最小的娃”。很快,医院的院长和那位写诗“我把最小的娃送上前线”的护士长陪她一道前来。在疫情中,我为小护士的事迹所愀心,曾写过一首诗辗转寄给她。那小护士出身于年,与在座的同学们同年,甚至更小。我在诗中写道:“那天,你说听到爸爸含泪的叮咛/那又何止是爸妈的叮咛/那是所有亲人、所有爱你的人噎心的深情/保护自己、凯旋而归/杭州城为你而欢歌欢庆!”那位小护士看展,带了一面小小的五星红旗来,那是武汉市民送给她的,她转送给我。后来,我写了一幅《雏燕高飞》的书法送她。我还写道:“红心驰援临汉水,雏燕飞翔感钱塘。”这小旗子现在仍然插在我的办公桌上,看到它,我就看到医者大爱的灼灼红心,看到共同生活的理想和品格。
面对这样一场铭心刻骨的铸炼,谁不曾向共同生活的周遭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