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明王朝1566赵贞吉入阁,嘉靖为什 [复制链接]

1#
在《大明王朝》中,无论文臣还是武将、严党还是清流,猜谜语、对暗号才是在官场安身立命的本钱。无论是查处浙江大案,还是给海瑞定罪,在嘉靖这里,一切都没有明示、只有暗语。揣摩圣意、出台措施、落地执行,在嘉靖时期的朝堂,人人都是阅读理解的高手。在抄家严世蕃等人之后,大明朝亏空的国库暂时止血。于是,在首辅徐阶的组织领导下,内阁立刻制定了抄没财产的分配方案。不过,在执政党的位子上坐久了,清流集团显然忘记了分赃不均、严党倒台的旧事。他们事无巨细、考虑全面,却偏偏忽略了嘉靖的消费需求。别人吃肉喝汤、自己只能喝泔水,嘉靖同志心里一万个不乐意。值得庆幸的是,银子就像GDP里面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于是,内阁成员只能将方案推倒重来,经过一番拆墙补墙、剜肉补疮的操作之后,果然给嘉靖凑出了一笔两宫两观场馆建设专项资金。在这场廷前奏对中,户部一把手赵贞吉凭借着强大的嘴炮和完美的演技,风头压过了同是六部尚书的李春芳和高拱。眼看着朕的小钱钱又回来了,心情美丽、龙颜大悦的嘉靖,当场和徐阶聊起了大才子苏东坡对对子的经典故事。原来,宋朝年间,有人出了一个绝对——三光日月星。这对联的难度系数接近天花板,一般人都HOLD不住,而苏东坡不但能对上,还直接给出了两联。第一联是四诗风雅颂。《诗经》分为风、雅、颂,而雅又可以分为大雅和小雅,故此又可以称为四诗。第二联是四德亨利元。四德本来是亨利元贞,不过宋仁宗叫赵祯,苏东坡为了避讳,故意隐去了贞字。嘉靖和徐阶有说有笑、你来我往,像是一场文学沙龙。不过,嘉靖怎么会有随口一说的事情,他和徐阶聊着聊着就忽然话锋一转,开启了新的话题。嘉靖:你现在是内阁首辅,内阁眼下只有你、李春芳和高拱三个人,太辛苦了点。把苏轼缺的那个字补上吧。徐阶:启奏圣上,臣愚钝,是不是在内阁添上一个贞字?这个贞字是否就在眼下几个人中?嘉靖:徐阁老聪明,果然是聪明。如果严嵩在,就不会问得这么细。本来是君臣之间对联大赛,嘉靖忽然说道,要给内阁新增一名阁员。把苏轼缺的那个字补上吧——嘉靖说得似是而非,但是却又话里有话。既然苏轼隐去的是“贞”字,嘉靖的意图就很明显,要在内阁里面加上一个名字里面有“贞”的人。从当时来看,大明朝高官之中只有二贞——胡汝贞和赵贞吉。两人既是同僚又是故交,但是在浙案之后,却走出了完全相反的轨迹。胡汝贞告病还乡,赵贞吉上调部委。胡宗宪是严党出身,赵贞吉是徐阶弟子,此时的处境已是天壤之别。何况,赵贞吉刚刚在皇上面前大出风头,这简直是一道送分题。诡异的是,连我这剧外人都能猜出嘉靖的心思,徐阶为何还要多此一举、画蛇添足呢?难道真的是他生性愚钝、参不透、猜不出?还是他小心谨慎的性格在作祟?不,都不是。徐阶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嘉靖所说的“贞”,意在赵贞吉。但是,他装傻充愣、故作糊涂,就是装作听不懂皇上的暗语,逼着嘉靖给出明示。徐阶这番看似低情商的操作,目的很简单——他不愿意背锅。就像我们之前说过的那样,嘉靖热衷于猜谜语的游戏。堂堂的大明天子、一国之君,嘉靖为何从不直接下旨,而要选择用猜谜语的方式来治国呢?这才是嘉靖的聪明之处。任何的圣旨或者政策,一旦黑纸白字下达,就少了灵活处置、遇事变通的可能性。政策若是利国利民,自然是嘉靖的政绩;政策若是祸国殃民,自然也是嘉靖的黑锅。因此,白纸黑字的圣旨,往往没有斡旋的余地和解释的空间,是非功过都落在嘉靖的肩上。猜谜语恰恰为嘉靖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嘉靖负责给出谜面,严嵩、徐阶、吕芳根据自身理解给出谜底。这样做的好处很直观,有功劳都是皇上圣明、嘉靖威武,一旦出了问题,那就是严嵩们背锅。有了这样的逻辑,我们再看剧情就有不一样的收获。浙江贪墨大案之后,嘉靖给了吕芳一个球,吕公公就给出了外重内轻的经典解释,然后就立刻拟旨、发往浙江。海瑞死谏入狱之后,嘉靖又给了裕王和徐高张们四个字,明月好雨。神童张太岳的阅读理解是这样的:海上生明月,好雨知时节,前一句是指海瑞,后一句指李时珍。有了这样的前提,才好给海瑞定罪、送李时珍入宫。谜语的妙处在于,嘉靖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所有的谜题都是他亲自出的,所以他享有独家解释权。严嵩、吕芳事情办好了,功劳都是我的;假如事情办砸了,那都是他们没有正确领会我的意图。所以,政策旨意不会有错的;如果有错,一定是执行落实出了错。假如,浙江案办砸了,嘉靖完全可以痛斥吕芳——我送你个球就是外重内轻?我的意思是你这司礼监顶个球用?又假如,海瑞的罪定得不满意,朱道长必然会狂喷徐高张——明月怎么就是海上生明月?明明我是说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海瑞不识趣呢?你看,这就是谜语的魅力。谜面越是模糊,谜底就越好引申发散。因此,嘉靖沉迷于这样的游戏,自得其乐;而徐阶的小心谨慎、反复确认,无疑触碰了嘉靖的逆鳞。对于嘉靖而言,我不明示、你去揣摩,这样才能进可攻、退可守,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如今,徐阶一五一十请示、逐字逐句求证,明显是不想担责、不愿背锅。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嘉靖才会敲打他,“如果严嵩在,就不会问得这么细。”嘉靖的这句话明褒暗贬,轻描淡写的语气里,却是满满的讽刺和警告——徐阶,你要向严嵩学习。果然,这场对话之后,徐阶就收起了小心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猜谜语。板荡识忠臣,甘做工具人。背黑锅,从猜谜语开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