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明市政法系统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政法工作有关会议精神,着力防风险、补短板、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一点一滴筑牢平安防线
近期,三明市三元区东霞社区党支部书记、网格员叶淑芳“变身”人口普查员,入户开展人口摸底排查,同时进行平安宣传教育。“我和大伙儿经常见面,有什么事情多说几遍,群众自然而然也就记住了,不知不觉这个安全意识就上去了。”叶淑芳说。
除了走访辖区、开展宣传,网格员们还借助“”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大数据+网格化”举措,在矛盾纠纷化解排查、人口管理服务、社区防疫工作等方面发挥强大作用。虽然每天从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但叶淑芳和同事们却始终坚信,付出就能看到成效,忙点累点都值得。
近年来,三明市着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开展“六无”村(社区)建设活动,去年全市个村(社区)达到了“六无”村(社区)建设标准;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调解优先,在联动大调解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做强人民调解、深化行政调解、推进司法调解、创新行业调解,不断提升调解智能化水平,构建和谐社会,让平安城市更有底气。
一心一意护航经济发展
今年7月,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清流县人民法院联合开展“司法服务台商台企、优化营商环境”活动。法官们联合走访了清流森源兰蕙有限公司、清流法院涉台线上工作室,并召开座谈会,就司法服务台商台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三明市委政法委牵头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并加大打击破坏生态环境、非法集资等犯罪力度。法院系统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在全省率先建立涉案企业“白名单”制度,对有发展前景的涉案企业有条件地暂不纳入失信名单,出台应对疫情司法服务保障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十二条措施。检察机关结合三明市开展“访企业、解难题、促六稳”专项行动,该院主动与市工商联开展检察官“联百企、结百亲、解百难”活动,切实为市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公安机关制定“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事项清单项,占审批和服务事项92%,新增推出一批便民利企举措。司法行政系统深化法律进企业服务活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三明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一动一静提高防范意识
不久前,三明警方获取到家住大田县的陈女士正在受不法分子蒙骗的预警信息,其正存在重大财物损失的风险。反诈中心民警火速联系陈女士,但其已被诈骗分子“洗脑”,对民警的善意提醒置之不理,并多次挂断电话。
当晚,三明警方立即制作陈女士正在受骗的短视频,并在朋友圈、微博等交友平台接力,“平安三明”工作群里名全市各单位联络员也积极响应。通过“线上+线下”的全力互动,大田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随后赶到陈女士家中,及时制止了该起诈骗。
打击预防电信诈骗,三明使出“组合拳”。该市在全省率先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市县两级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的特点,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坚持全链条全方位打击,依法从严从快惩处,最大力度最大限度追赃挽损。
同时,由市委政法委牵头与市委宣传部等七部门联合开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攻坚战,开启线上线下“两手抓”的宣传模式,在线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