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明朝末年的历史,少不了要了解一下东林党,这个由江南士大夫组成的群体。东林党中的文人大部分是官员,他们因相同的理念走到一起,成为明末政坛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明末的几件历史大事件中,都有东林党人的身影。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争京察,让人看到了东林党人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
东林党这个名字的由来和明末文人顾宪成、高攀龙有关,他们讲学的地方叫“东林书院”,于是自称为“东林人”。之后随着他们势力的扩张,形成了文人士大夫群体就有了“东林党”这个名字。东林书院位于无锡,顾宪成被罢黜免职之后回到家乡,与一众好友决定开办书院,传业解惑。无锡知县很支持顾宪成的想法,在无锡城东划拨了一块土地,盖成了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的师资力量十分强大,除了顾宪成还有高攀龙、钱一本、史孟麟等,随便一位都是名震江南的大儒。东林书院的授课内容与传统书院不大相同,在这里可以对朝政大事发表看法,对朝中官员进行评价针砭。有一副对联可以概括东林书院的教学情况,“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由于书院的学习氛围极其浓厚,并且学习的知识具有现实意义,受到了赵南星、杨涟等多位朝中官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