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豆瓣97,国内最好的清流综艺居然只有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http://m.39.net/pf/a_4442971.html

有一个国产节目

前两季的豆瓣评分是9.4和9.5分

有人说看完这档节目

整个人像被洗劫过

原有的概念被颠覆

最近,第三季改版重出

它就是《一千零一夜·出走季》

豆瓣评分9.7。然而跟豆瓣高口碑不成正比的,居然只有上千人看过!就算是跟前两季相比,人气也堪称腰斩。

全程夜间实景拍摄,在街头、在小巷,甚至在地铁、公交车,一个穿着黑袍、带着黑色圆框眼镜、戴着黑帽子的公知,来给你讲述一本书它主要讲了啥、为啥作者会写它、它为啥会成为你上学时憎恨的“背诵全文”,让你重新拾起被丢在角落的书。

第三季已经播出了六期

推荐的书目有

《狂人日记》

《我与地坛》

......

再看节目时长,难怪。

单集扩充到43分钟左右,妥妥的语文课即视感,想必吓坏了不少语文学渣。

节目形式一如既往,但这一季去的地方更多。除了北京,还去了敦煌、京都等地。

冷清的街道上,梁文道手里拿一本书,盯紧摄像机,一边散步一边不住嘴balabala讲。

这是一档「荐书」节目。

就是一个爱穿黑斗篷的人,深夜游荡在北京的犄角旮旯里,蹭的一下变出一本书。

然后缓缓跟你讲这本书主要情节是啥,作者犯了啥毛病要写这本书,以及这本书为何会成为你曾经上学时一定要背的东西?

这个黑斗篷夜猫子,就是梁文道。

梁文道和窦文涛、许子东合作的《锵锵三人行》是很多人认识他的开始,这个节目也是很多人思维的启蒙。

他永远都是一个光头,戴着圆眼镜,彬彬有礼地不像一个现代人。

即使是在如此繁忙的工作间隙里,他仍然能每天保持5、6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一千零一夜》算是《开卷八分钟》的升级版。

节目时间更长了,而且走出了演播室,把场景放在了夜晚的街头。

第一季和第二季,梁文道就是一边在北京走着,一边讲解作为这一期主题的经典书籍。

他的状态很松弛,一身便装,也没有用上PPT和思维导图演示。可以说一点都不精致,十分随性。

就像是和好友一起饭后散步,随口和你聊起了一本最近看过的书,告诉你他的心得体会。

背景当中,时常可以看见好奇打量,或者匆匆而过的路人。

北京街头夜晚的种种,也被镜头真实地记录了下来。这个节目本身,就像是一本书,让人一幕一幕品着,读着。

也许作为一个读书谈话类节目,这样的姿态有些太随意了。

但这正是梁文道在《一千零一夜》中所寄托的他的“读书在人间”的理念,读书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他说:“它是个读书节目,我希望永远都在户外。它应该在地铁、地铁站,公交、公交站,它应该在火车站上面、火车里面来做读书节目。”

我希望所有看视频节目的人,那些正在上班、上学、下班、下学的人,他发现我跟他在同一个环境里面,但是我们居然是在读书。

《一千零一夜》不追热点,只谈经典。

这注定了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它的受众特别窄。

《了不起的盖茨比》,《堂吉诃德》,《情人》,《博尔赫斯短篇选读》,《牡丹亭》,《论语》,《老子与道德经》,《白银资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陈寅恪唐史研究》……这些全部都是节目中读过的书,经典中的经典。

表面上看起来都是遥不可及的经典,经过梁文道的诠释,变得与我们自身密不可分。

第一季第一期的选题,梁文道选了《了不起的盖茨比》。

选择这样一本书说明,他其实也清楚这个时代最受欢迎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梁文道在节目中提到他去一个大学讲座,有一个男生对他说:你应该记住我,我一定会成功的。

这种对成功的渴望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与盖茨比所在的年代何其相似。

梁文道引用了《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话说:在这个时代里,人人都做着物质的梦,一个价值真空的梦。

那个时代和我们身处的时代,有什么不同吗?

也许读书会让你明白,一切都没什么不同,从而让你放下,让你学会睿智的生活,让你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价值。

到了最新的第三季,梁文道讲的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讨论我们是怎么从文言文过度到白话文,改变了几代人的说话方式。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学,但是我们现在用的白话文,是抗争的结果。

而且是把以往认为上不了台面的,树立成高雅的典范,进行推广。

表面上是文体之争,其实是新旧思想之间的激烈对抗,与时代的风起云涌。

梁文道称胡适为那个年代的“九零后”,大概也是觉得,这和当代“九零后”形成了有趣的观照。

第二期又选了鲁迅的《狂人日记》,用这个观众都很熟悉的作品介绍了鲁迅斗士之外的另一面。

鲁迅也不再是我们“讨厌”的课文作者,而对这位先生生出亲切感来。

他讲《汪曾祺小说经典》,看个人如何通过抒写「琐碎日常」来对抗*治高压。

他讲《想象的共同体》,看「民族」这一个虚构的概念如何塑造群体,引领我们反思当下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

他讲《论语》,单单讲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就令人窥见一个大气量,像侠客一样的孔子,以及捧着一颗赤子之心,独行于世的儒家门徒。

梁文道就是有这么一种能力,将那些被我们遗忘了的经典之作,一本本捞起来,洗干净,擦亮,然后送到你面前说「你看嘛,多好玩的东西」。

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读书,「读书从来没有辜负过我」。

接下来,行走的地点会从北京到敦煌,到京都。

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介绍几本当地的相关作品。

去了地坛,免不了要谈谈史铁生;

到了敦煌,正好聊一聊唐三藏。

正如这季节目的海报所说的:每一次阅读,都指向一场旅行。

或许我们不能从《一千零一夜》里获得多少大道理,但至少能帮助我们静下心,重新审视那些过去草率阅读过的书目,体会出属于自己的新的感悟。毕竟,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都是这一生值得做的事。

附:一千零一夜书单

编辑99

入驻平台: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搜狐、企鹅号等

投稿、商务合作、入群请添加:cuc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