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二中人师恩难忘,真情告白系列三 [复制链接]

1#

明月松间照,清泉“泥石流”

------致敬我们亲爱的孙清泉老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非僧非俗不求仙,茅屋三两椽。白石与清泉。更谁问、桃源洞天。”

生于干旱内陆的我自幼时便对诗句中的清泉有近乎偏执的好感,若要拟人,那当是位干净清秀的白衣少年。那时天马行空的我也没有想到,我的生命中也会出现一个特别的“清泉”。

不同于梦中的的清瘦少年,我的老师孙清泉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胖胖”,三年前,从秋意渐浓,蝉声渐退,他便是我的老师了,初见他时,的确难以将他与清泉归类:高大健壮的体格,随意佛系的风格,风趣幽默的性格塑造了他的别具一格。

不同于泛泛之流让我印象深刻。

在校园中总能轻松地认出他。

远远望去,背着单肩包,穿着黑色的短袖,挺着圆圆的肚子,走起路来慢悠悠,那一定就是他了。

既然不同于泛泛之流,总要给他划分个流派。思来想去。称他为“泥石流”再合适不过。

“泥石流”先生令人忍俊不禁的口音与接地气的话语是生物课堂上不绝的欢乐,也是课后长盛不衰的热点话题,或许他至今也不知道,有同学高三时才终于醒悟原来是类囊体而不是内囊体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万里挑一,说的就是他,他的幽默就像是非特异性免疫--------与生俱来,不管是他鼓励我们“两眼一睁,开始竞争”,还是批评我们“上课风都吹得倒,下课狗都撵不到”、“谁说你们没有毅力,还是有的,就是长期坚持上课说话”,他的幽默无处不在,给我们带来了生活中的烟火气息。

作为“泥石流”轰轰烈烈地闯入我们的生活,“清泉”还带来了不同于其他老师严谨认真。别看他“心宽体胖”,貌似对我们很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