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内蒙古游记20阿尔山513火灾遗迹 [复制链接]

1#
口碑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

在阿尔山游历了几个风光绮丽的景点,杜鹃湖湖光山色之美,三潭峡险峰清流之幽,石塘林峥嵘怪石之奇,无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游览的途中,随处可见木栈道旁具有阿尔山特色的垃圾箱。垃圾箱设计的样式很像是一个迷你版的小木屋,下面是绿色的,上面是木色的,同整个景区的风景非常协调。垃圾箱的投入口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并且用醒目的绿色和红色做标记,可见景区在垃圾分类的环保设计方面做得很到位。旅游景区的垃圾箱本是游客司空见惯的物件,但是在阿尔山的垃圾箱却同我们在其他地方见到的有一些不一样,每个垃圾箱旁边都会有一个或数个清水瓶或清水桶,这些水桶或水瓶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很多游客来到阿尔山看到这个怪现象,都会不由自主的发出疑问。有的猜是给保洁人员洗手用的,有的猜是浇灌花草用的,还有的猜是给林区小动物喂水用的。直到在阿尔山中看到了“5.13”火灾遗迹,听内蒙古的朋友讲诉了那段历史,才知道了这些水瓶或水桶的真正用途。

阿尔山火灾遗迹的标识牌

来到“5.13”火灾遗迹前,首先可以看到一个醒目的标识牌,向大家介绍“5.13”火灾遗迹的来龙去脉。牌子上面的内容是:“年5月13日,阿尔山发生了由雷击火引发的特大林森火灾,过火面积达1.3万公顷。林业职工、森警、解放军官兵人、车辆台参加灭火。经九昼夜日夜扑打,于5月22日扑灭全部明火。火灾过后,山林满目疮痍,数年后植被才逐渐恢复。景区保留了火灾遗迹,时刻警示人们提高防火意识。”而在这块标识牌的后面就是当年“5.13”火灾之后留下的惨烈遗迹。

阿尔山“5.13”火灾遗迹

整个火灾遗迹放眼过去,原本茂密的森林树木被齐根烧毁,剩下的只有低矮的树根遗迹,而且也被烈火烧的乌炭漆黑。历经了多年的风雨,这块地方仍旧满目疮痍,有的树整棵被烧得碳化了,只有不高的残枝还耸立着。看着被烧得炭黑的树根,通过留下的粗大树根和依稀可见的年轮,可以分辨出这些过去都是原始森林的中的参天巨树。这些低矮丑陋的木桩过去也许都是迎风傲然耸立的白桦、落叶松等漂亮的森林。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生长了这么多年才形成的森林,居然在数日内毁于无情的山火,怎不让人唏嘘感叹。

山火的破坏力无疑是毁灭性的,在数日之内它便能以摧枯拉朽的力量将一片美丽的森林变成寸草不生的焦黑荒地。山火过后,这里的植被一直没有恢复,经历了若干年后,才逐渐生长了一些野草。因为这次可怕的山火,让人们认识到火灾的可怕危害性。多年来当地主管部门一直对消防安全方面非常重视、常抓不懈。从我们进入林区的各种消防宣传,经历的各个消防检查站,对火灾预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垃圾箱边上的水瓶和水桶,也是消防预防的一种措施,如遇垃圾箱着火或未熄灭的烟头,会第一时间用它们灭火。看过这火灾后的遗迹,会感觉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而避免火灾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预防工作。进入林区,防火无小事,不要携带火种进山。对于消防站的细致检查也应该给予理解与支持。

在阿尔山的风景区里,如果你留心观察,随时都能见到在景区巡视的工作人员,他们也都随身带着盛水器具,里面装满了清水。这些工作人员对于当年的“5.13”火灾,他们都耳熟能详,但是每当提到那场巨大的灾害,真正的亲历者无不还心有余悸。

山地林区的火灾不同于一般地方的火灾,在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中,这片生长多年的原始森林,更是草木丛生、茂密参天。“5.13”火灾是由于雷击引发的山火,火灾发生后,恰逢还有风,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给火灾的扑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听内蒙古的朋友介绍,当火灾发生后,林区的夜空都被耀眼的火光照得通红,火苗在林间乱窜,在林间的石缝中都有火苗窜出,救火人员刚一接近火场,就会被山火散发出来的巨大热能烤得受不了。有时候白天扑灭的火,晚上又复燃了,广大解放军指战员、森警、林场职工就又齐心协力地将林火再次扑灭。后来所有的救火人员24小时不停的在火线拼搏,经过九昼夜日夜不停的艰苦奋战,终于将邪恶的山火扑灭。

邪恶的山火终于被扑灭了,这得益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积极指挥布置,得益于解放军指战员、森警等人民卫士舍死忘生的日夜奋战,也得益于以广大林区职工和家庭为代表的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火灾发生后,当时党中央总书记、国务院总理立刻做了重要批示,积极布置抢险救灾工作。内蒙古自治区的主席、副主席及林业局主要领导亲赴现场组织协调相关灭火救灾工作。解放军指战员得到命令后迅速到达救灾现场展开灭火行动、征调的各种救援车辆也陆续抵达。广大人民群众也积极行动起来,为奋战在救火一线的人员送水、送饭,不辞辛劳。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山火被扑灭了,更多宝贵的森林得以保全。今天当我们游历在阿尔山美丽的山水之中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记得这被保全下来的美丽风景得之不易。让我们缅怀那段历史,向那些参与抢险救灾的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