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文中的同义连用现象解析 [复制链接]

1#

说是有年有道高考文言翻译题,句子中有“幼冲”一词,好多学生不知道“冲”是什么意思,冲出,冲上,要冲等等都讲不通,颇费脑筋。如果明白古文中的同义连用现象,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冲,其实就是“幼”,两者意思相同。

同义连用是指在文言文中两个意义相同的单音节词连用的现象。同义连用与对文不同。

从形式上看:对文常以双音节词组或句子的形式出现,而同义连用只指单音节的两个字。

从内容上看:对文不但是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的词或词组,而且还可以是意义相反的词或词组。而同义连用只能是意义相同的两个单音节字。

从作用上看,对文是为了避免重复,增加文采。而同义连用则是为了凑足音节或强调。

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很多同义连用的例子,如:慌忙,美好,欢愉,死亡,书籍,苏醒,寻觅,道路,宾客,意义,获得,灾祸,峰巅,丰富,检查,变化,墙壁,卑贱,传播,讥讽,攻击,华丽,蛮横等。下面我们举出课本中的的一些例子供大家参考。

范增说项王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财货”同义连用。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荆轲刺秦王》)“惶急”同义连用。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忧愁”同义连用。吾母与弟在汉,幸蒙赏赐。(《苏武传》)“赏赐”同义连用。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廉颇蔺相如列传》)“恐惧”同义连用。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旄节尽落。(《苏武传》)“操持”同义连用。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逍遥游》)“翱翔”同义连用。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乏困”同义连用。既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归去来兮辞》)“惆怅”同义连用。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项脊轩志》)“垣墙”同义连用。这里我们再举出一个课本教材的注释问题,放在这里探讨。

语文新课标教材对《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中的“带”解释是:映带:映衬,围绕。“

“带”不是”围绕“义,应为”映照“才对。带和应是同义连用。我们了来看其他几个例子。

杜甫《夜宴左氏庄》: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李白《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沙带秋月明,水摇寒山碧。

元稹《遭风十二韵》:暝色正笼秋竹树,夕阳犹带旧楼台。

上述诗句中“带”均做映照讲。

(以上节选内容选自我的原创书《高中生文言精解一本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